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不快乐

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不快乐

文/白岩松

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不快乐

我们身边很多人好像总是不快乐,学生抱怨作业多,白领抱怨工作累,妇女抱怨家务忙,官员抱怨应酬多,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......究竟是为什么?

1、没有信仰

为什么黑人、墨西哥人靠领救济、甚至街头要钱度日都整天乐呵呵?而华人事事顺意,却仍然郁郁寡欢?那是因为我们华人抛弃了信仰,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,丧失了方向,也就失去了驾驭快乐的手段,导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选择了不快乐。没有信仰就容易把价值观建立在一些外在的事物上,甚至是相互比较上,仰望别人的成功,感觉自己的卑微;仰望别人的幸福,慨叹自己的不幸;比较别人的得志,愤然自己的失意;比较别人的快乐,放大自己的苦痛。

2、爱攀比

   中国人一生似乎都用来攀比。孩子从小就被拿来和“别人家孩子”比较,比成绩、能力、奖状多少,以及考上是不是名校。等毕业出来工作,又比工作够不够好,薪水优不优厚,福利多不多......长期置于比较之下,久而久之自己习惯性地养成攀比的习惯。攀比成习惯,自然不快乐。别人有的自己没有,于是努力去拥有,拥有了如果能快乐固然好,最怕拥有之后发现别人又上了新的层次,从而又曾烦恼。

3、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动

“东风无一事,妆出万重花”。我们可能没有创造美的能力,对于大自然创造的美,我们是否去欣赏了呢?我们似乎总是脚步匆匆,对自然美、艺术美、心灵美、生活美、创造美常常是视而不见,浑然不觉。如果我们能欣赏到路边美丽的花朵,停一下匆忙的脚步,因为叶子随风摇曳飘落的美态而心头柔软,看到孩子纯真无邪的笑脸而心生喜悦......那么我们能感受快乐的时刻会多很多。

4、不懂得施舍

宋代张商英说“乐莫乐于好善”,一个懂得付出而不是单单索要的人才会快乐。施舍不是富人的专利。向灾区捐赠几个亿是施舍,给陌生人一个微笑是施舍。

5、单调与规律

中国人缺少生活的热情与娱乐,生活通常是按部就班。学生生活三点一线,小升初、初升高、为高考而活,人生的生活似乎只有学习和课本。职场人的生活也是上班、吃饭、睡觉,宝贵的周末时光仅用来休息还不够,难得出去郊游或娱乐。也许到了老年才有大把时间可以旅游,却身体不争气,经不起四处出游、大吃大喝了。

6、焦虑无处不在

中国人也无时无刻不处在焦虑之中。焦虑社会不公、焦虑没钱没权、焦虑物价依然飙升、焦虑食品不安全、焦虑子女教育、焦虑环境污染......似乎总有焦虑不完的事。但是,只有无忧无虑的人才会快乐。总在忧虑,哪有时间快乐?

7、压力太大

国人面对的压力非常大,工作压力、成家压力、抚养子女压力、人际交往压力等等,而在这些重压下,他们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去缓解这些压力,日积月累,这些压力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不快乐,甚至伤及他们的健康。

8、不敢坚持做自己

中国人一直被人期望着,爸妈的期望、姐姐的期望、妻子的期望、丈夫的期望、父母的好儿子、妻子的好丈夫、儿子的好爸爸、朋友的好伙伴、同事的好搭档、唯独不能成为想要的自己,自己总和自己打架,这个人就是不协调的,自然也很难真正的快乐。

9、心灵的封闭

早在1979年,美国有个学者就写过一本书,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《美国人心灵的封闭》,书中说美国人的心灵都关闭起来是因美国青年人没有了远大的理想,只是热衷于奔命于琐碎的日常生活。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是不是也将自己的心灵关闭了呢?要知道,即使在最穷困、最危险的境地、只要你能打开心灵,也总是可以发现使自己快乐的东西。让我们尽快地寻找自己的心门,打开它,快乐起来吧!

人为什么总是快乐不起来呢?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深思考的问题。归根结底或许就是因为活得过于复杂,给自己套上了重重的枷锁,使得身心疲惫不堪、面目全非,本真的东西一旦失去,也就落入了愚昧、狭隘、自私的窠臼,人生境界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,活得非常被动、肤浅,不能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一种较为深刻的认知,只是麻木不仁、随波逐流地活着,所以就时常于焦虑、攀比、怨恨、愁苦所交织而成的那张大网中苦苦挣扎,再多的物质恐怕也无法从根本上进行补救......(北斗随感)

编辑/北斗

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不快乐:等您坐沙发呢!

发表评论

表情
还能输入210个字